EN

起动机电枢的结构热点是什么?

发布时间:

2023-01-03 10:39

  起动机电枢通过磁极的磁力移动整个电枢,使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。起动器的电枢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与磁极错开一定距离,并且换向器相对较长。起动器外壳配有电磁开关。其磁化线圈由起动器开关S控制。可动触点是接触桥。接触桥的上端较长,下端较短,因此起动器电路可以分两个阶段连接。起动器有三个磁场绕组,其中,匝数较少的主磁场绕组由扁平铜棒制成,另外两个细线绕组是串联辅助磁场绕组和并联辅助磁场绕组(也称为保持线圈)。起动机单向离合器一般采用摩擦片离合器。

  起动机电枢的工作过程分为两个阶段。串联辅助励磁绕组主要工作在一阶段,在第2阶段由于与主励磁绕组并联而几乎短路;并联辅助励磁绕组在两个阶段工作,这不仅可以增加吸引电枢的磁力,还可以限制空载速度。

  (1)进入啮合

  当起动开关S接通时,电磁铁产生吸力以吸引接触桥。然而,由于爪抵靠坯料,接触桥只能在上端闭合,串联和并联辅助磁场绕组电路接通。电流电路为:蓄电池正极→ 静态触点→ 接触桥上端→ 并联辅助磁场绕组→ 接地,接地→ 蓄电池负极。蓄电池正极→ 静态触点→ 接触桥上端→ 串联辅助励磁绕组→ 电枢,电枢→ 接地,接地→ 蓄电池负极。产生的电磁力克服了回位弹簧的反作用力,吸引电枢向左移动,起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。

  此时,由于串联辅助磁场绕组的电阻较大,流过电枢绕组的电流较小,且起动器以较小的速度旋转,因此电枢以低速旋转并向左移动,因此齿轮啮合较软,这是连接起动器的第1阶段。

  (2)完全啮合

  在电枢移动使得小齿轮与飞轮齿圈完全啮合之后,固定在换向器端面上的圆盘顶起爪以使挡板跳闸,从而接触桥的下端闭合,并且起动器的主磁场绕组连接。起动机驱动曲轴以正常工作扭矩和速度旋转,这是连接起动机的第2阶段。

  在起动过程中,摩擦片离合器接合并传递扭矩。发动机启动后,离合器松开,曲轴扭矩无法传递到起动机轴。此时,起动器处于空载状态,速度增加,电枢中的反EMF增加,因此串联辅助磁场绕组中的电流减小。当电流足够小以致于磁极的磁力不能克服复位弹簧的反作用力时,衔铁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移回原始位置,因此驱动齿轮脱开,爪返回到锁定位置,为下一动作做准备。在断开起动开关S之前,起动机不会停止转动。

  起动机电枢可以保护飞行汽车和反击能力不受功率限制,因此可以制成大功率起动器。其缺点是不适合在倾斜位置工作,结构复杂,传动比不能大。此外,当摩擦片磨损时,摩擦力会大大降低,因此需要经常调整。


起动机电枢